限行尾号是:
 限行尾号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徐水政法

保定市徐水区司法局多举措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

作者:     来源:     日期:2018年05月17日     点击:

保定市徐水区司法局
多举措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市局关于加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徐水区委、政府将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纳入党委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及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司法局把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工作展现作为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

一、健全完善徐水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

2016年为强化政府公共法律服务职能,推动法律服务工作向社会管理末端延伸,司法局积极运作,请示区委、区政府,共投资19.5万元,在临街一层建立了使用面积130平方米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中心内设办案大厅和法援办公室、律师私密室、档案室,办案大厅主要配有显示屏、触摸屏、饮水机、报刊栏、轮椅等便民设施及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治宣传、社区矫正等多项司法行政职能为一体的“窗口化”服务平台。平台运行采用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别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的模式,并依托实体平台推行流动服务,进一步拓宽服务覆盖面;建立咨询台账,及时登记,接待中对于咨询事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积极引导进行法律援助,实行律师值班制度,选派31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法律工作者轮流值班,按每人每天100元的标准补贴,按月发放。20169月成立至今,中心共发放值班补贴4万元、接待来人来访260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00件。

二、统筹安排,全力推进乡镇(办)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

按照省市要求,全区15个乡镇(办)公共法律服务中心、321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于415日前全部挂牌,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全覆盖。为确保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取得实效,我们主要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整合工作职能。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与村(居)法律顾问、人民调解等工作职能有机结合,为村(居)委会管理提供法律专业意见、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全区有5个律师事务所、8个法律服务所的42名法律工作者,担任321个村(居)的法律顾问,严格实行月入村、季讲座、随问随答、解疑释惑,确保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取得实效,推进村居法律工作站工作健康发展。

(二)制作统一标识。为每名法律顾问统一制作桌牌,注明法律顾问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及微信二维码,实现“微信扫一扫,法律进家门”。

(三)建立法律顾问微信群。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印发了徐水区司法局《关于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法律顾问微信群管理的通知》,明确了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运行模式、工作职责。明确了法律顾问群的原则、宗旨、要求及注意事项。目前共建有法律顾问管理群327个,群成员近5000人。实现了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深受群众欢迎并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下一步我们将争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取得实效。

(一)健全完善督导、考核机制

对法律顾问实行月调度、季抽查、半年考核、年终总评,准确把握工作动态。坚持问题导向,跟踪督导,严格责任落实,严格奖惩兑现。

(二)加强领导,明职专责

形成以局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直接抓、法援中心具体抓、司法所专人抓的管理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统筹推进,务求实效。

(三)规范信息化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严格要求法律顾问对两委和百姓咨询要及时准确答复;二是要求法律顾问每月必须在微信群转载一定数量的法律宣传条文和以案释法案例;三是加强督查。

(四)自我加压,扩大覆盖面

在全面完成区、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网络建设和看守所、法院、武装部法援工作站的基础上,健全完善工、青、妇、残联、老干部局、民政等特殊部门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建设,做到应援快援、尽援、优援,使弱势群体享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从而使我区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覆盖,为建设平安徐水、法治徐水做出应有贡献。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