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行尾号是:
 限行尾号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徐水政法

劳务合同起纠纷 倾心调解解“酬”忧——徐水区法院大因法庭成功调解14起劳务合同纠纷案

作者:     来源:     日期:2024年05月24日     点击:

近日,徐水区法院大因法庭成功调解14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以实际行动有效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贡献司法力量。

田某、李某等14名工人曾在孙某经营的配送站从事某平台送货工作,因配送站经营管理不善,孙某将配送站转让给他人,但孙某未将田某等14名工人的工资结清。田某等14名工人多次联系孙某索要工资未果后报警,在民警的监督下,孙某向14名工人出具了欠条,并承诺于2024年3月31日前将工资一次性付清。因孙某未按期还款,14名工人亦无法联系上孙某,无奈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认真翻阅案卷、梳理案情,在庭前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联系,但多次电话联系被告未果,后在村两委及特邀调解员的帮助下,成功联系上被告。在充分了解案件事实、争议焦点及双方当事人需求后,承办法官知悉被告因经济状况出现问题,无法按时足额向各原告支付工资。考虑到原告人数较多,若一判了之,无法达到“案结事了”,且会增加双方当事人诉累。为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合理平衡原被告双方的利益,承办法官积极组织双方当事人到院调解。在调解过程中,承办法官和特邀调解员将每起案件所涉及的人员和数额进行了梳理,让被告根据其实际经济情况逐案制定可行的还款计划。后承办法官和特邀调解员将还款计划向各原告进行了说明,起初各原告因已丧失了对被告的信任,不同意还款计划,要求被告立即付清工资。经过几番沟通调解、释法明理,缓和了双方的对立情绪后,通过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最终促使各原告放下成见,同意了被告制定的还款计划,双方达成调解。

民生无小事,及时解决农民工忧“酬”,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以调解的方式妥善处理劳务合同纠纷案件,不仅能够减轻双方当事人诉累,让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还能促进新形势下劳务关系协调发展。近年来,徐水区法院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理念,将调解贯穿在审判全流程中,妥善审理每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充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用高质量司法服务解民忧、化心结、赢民心。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