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行尾号是:
 限行尾号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徐水政法

徐水区法院:雷霆出击掀起节后执行风暴

作者:     来源:     日期:2023年10月16日     点击:

  中秋、国庆“双节”后,徐水区法院拉满弓、不泄劲,继续保持执行高压态势,严厉打击规避执行行为,开展新一轮“护航古城 重拳治赖”涉民生执行攻坚行动,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强力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今天跟随小编来一同见证徐水区法院执行干警们“双节”前后用汗水和辛劳维护公平与正义的过程:

  利刃出鞘, 尽显锋芒

  执行局三个团队各显其能,共成功拘传8名被执行人,拘留3人。执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依然心存侥幸心理,甚至还有“法院不找上门就不给,找到以后给了就行”的消极履行思想。徐水区法院执行局对拘传到院的被执行人,分别进行法治教育和思想劝导,动之以情、晓以利害,积极引导当场履行。对抗拒执行、拖延履行的失信被执行人,依法果断采取司法拘留等强制性措施,严厉打击当事人逃避、抗拒、阻碍执行的嚣张气焰。

  案例: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中,某拖欠18.46万元迟迟未还,某诉至法院。判决生效后,万某仅偿还了1.5万元。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通过网络查控和线下走访,未发现被执行人某的踪迹,也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执行陷入僵局。为了尽快找到失联某,及早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双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根据申请人提供的位置线索成功将被执行人拘传到法院。执行干警严肃批评被执行人拒不履行债务的行为,告诫其切勿抱有侥幸心理、任何试图通过隐匿、逃避执行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制裁其抗拒履行义务,在送拘留所时,再次说服教育,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表示愿意分期履行还款义务,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后被执行人偿还欠款1.3万元及一辆本田汽车。

  在另一起申请人刘某申请执行被执行人李某的民间借贷纠纷案执行过程中,法院曾多次联系李某,但其采取拒接电话等方式消极执行,后徐水区法院执行局接到申请人刘某电话,根据提供的位置线索,迅速将李某拘传至法院,但李某采取强硬态度抗拒执行,拒不返还欠款,法院果断采取拘留措施。

  在双节前申请人周某与被执行人王某、姚某夫妻二人的民间借贷纠纷执行过程中,因王某存在拒不报告财产,抗拒执行,对其拘留15日。执行干警告知其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经拘留罚款仍不履行,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将面临刑事责任。这次彻底粉碎了王某的侥幸心理,王某积极向执行干警表示希望与家人联系,共同筹措款项,积极履行义务。最终,王某的家人代表王某与周某协商,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执行局的工作多数是起早贪黑、风雨兼程,加班加点是常态。执行局的干警们无暇顾及窗外的繁华,将继续用汗水和智慧投身到执行攻坚战。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执行工作维护着法律最后的底线和尊严,是司法案件办理程序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下一步,徐水区法院将持续加大对规避执行、逃避执行和抗拒执行行为的打击力度,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活动,以重拳铁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胜诉权益,守护司法权威和公平正义!

  执行小课堂

  在执行实践中,很多当事人以为只要向法院申请执行了,就能坐等法官把钱“送上门”,而当法院已经穷尽各种执行措施,依然无法找到任何财产线索,无法及时执行到位时,就认为这是法院“执行不力”。

  执行不能≠执行不力,法院执行就像是医院看病,不能“包治百病”,也会遇到各种“疑难杂症”。例如:被执行人千方百计转移、隐匿财产,导致法院查控困难,或者被执行人下落不明难以找到,导致执行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或者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经法院穷尽执行手段仍无法兑现生效判决,而导致案件无法得到实际执行到位的情况。

  执行不能的实质是申请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需要自行承担的商业风险、交易风险和法律风险。对于“执行不能的终本案件”,法院会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措施,人民法院定期执行查控系统自动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申请人有义务积极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下落及其财产线索,以便法院对申请人提供的财产线索核查甄别后及时恢复执行。

关闭】  【打印